在匯控(0005)「33元嘜價」事件催化、市場反響,以及港府壓力下,港交所(0388)終要壯士斷臂,將實施不足一年的U盤時段(競價時段)撤銷。港交所宣布,由3月23日開始,即匯控供股權(2997)上板買賣當日,10分鐘的U盤時段會正式取消,港股收市時間將恢復在4時正。港交所行政總裁周文耀重申,作出有關決定是希望「挽回投資者對市場的信心」,絕非來自港府壓力。
對於撤銷U盤的決定,證券界紛紛叫好,各主要中小經紀組織均表支持。財經事務及庫務局發言人表示,歡迎監管當局採取適當措施,促進市場公平有序地運作。證監會發言人則表示,知悉港交所的安排,亦會考慮港交所提出的相關規則修訂建議。
Webb:無必要一刀切廢除
不過,網上評論員David Webb認為,U盤有其存在價值,無必要一刀切廢除,反認為港交所可考慮為U盤引入「隨機收市」機制,這機制在倫敦亦有採用,但匯控股價在當地並沒有異常。中文大學財務學系副教授蘇偉文亦指出,海外大部分市場皆以U盤計算收市價,惟海外執法力度較強,有力打擊造市,是以本港亦宜在加強執法方面考慮。
3月23日開始,港股將恢復採用擷取最後5個價位的方式,計算股份收市價。有關計價方式去年之所以被U盤取代,因曾出現不少「嘜價」事件。有交易員指出,舊制及U盤系統,同樣有機會被不法分子「嘜價」造市,不同之處在於U盤以最大配對價成交,「嘜價」成本較大,而舊制只要透過持續掛高買盤價位,已可達至「嘜價」效果,未必需要涉及大額成本。
舊制「嘜價」成本更低
事實上,過往有案例顯示,有經紀在舊制下透過不斷掛盤「嘜價」造市,更為此被證監處分。然而,成功被處分的過案不多,而由事發至證監作出處分,動輒橫跨兩、三年。因此,據悉,港交所內部亦有意見認為,要是本港在捉拿「嘜價」方面有足夠力度,U盤時段其實不用撤銷。
現時海外大部分市場,如倫敦及澳洲,甚至深圳,均以U盤計算收市價,要是本港撤銷U盤,可說是全球最罕有的做法。不過,有知情人士指出,縱然海外有U盤,但實際運作情况,與本港有異。他說,以倫敦為例,當地所用的U盤是隨機收市,即一旦市場買賣盤出現不平衡時,收市時間會相應調節,這可化解股價在最後一刻被舞弄的機會。
港交所原計劃在6月22日,為U盤引入2%波幅限制,奈何措施未出台已告「失效」。周文耀表示,波幅設限新制會擱置,至於日後會否重新引入U盤時段,他說要先行諮詢過市場後始能決定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