金融科技日新月異,本港金融風險與1998年金融風暴時集中在期指不同,新興的衍生工具層出不窮,亦增加了監管風險的難度。好像最近,對衝基金便鍾情於一種「波幅掉期」(VolatilitySwap)的場外衍生合約。據悉,基於恆生指數的波幅掉期便相當受歡迎。
波幅掉期是對衝基金的新玩法,不著眼於炒方向,而是炒大市波幅,舉例說,一張合約以每個波幅點數為50萬美元(約390萬港元)計,若到期日波幅上昇了5點,合約買家便贏250萬美元。
據熟悉運作的市場人士指出,這種炒股市大上大落的做法,其規模與上市期權可堪比較,相關衍生工具在日股和韓股亦相當普及;亞洲區則以日經的波幅掉期交投最活躍。可是這些活動全部在場外交易,要監察或統計其影響甚困難。
對衝基金喜歡這種工具,是貪其簡單,因為過去雖然可以用期權或認股證達致炒賣波幅的目的,但要做大量對衝活動,來抵銷股價方向的風險,相反波幅掉期便直截了當,省卻有關的對衝活動。
有熟悉對衝基金的經紀表示,有關產品雖然受歡迎,但賣家也要在期權市場做對衝,故此其發行規模受制於期權市場的深度,故此暫相信對大市的影響不大。
歐股興風作浪當局關注
不過,這種產品在歐洲卻受監管機構關注,好像早前歐洲股市,尤其是倫敦股市,常常在收市前出現大量沽盤,懷疑便是波幅掉期的相關買賣所致,因為該合約以收市指數計算波幅。 但精明一世的對衝基金也有損手之時,今年初東京股市突然提早20分鐘收市,合約改以前一日收市指數來結算,便令對衝基金損手。
ps:對沖基金搵食手法層出不窮,不一定像過往玩炒上或炒落,還可以炒波幅,現時出現的衍生投資工具,波幅掉期合約,賭大市上下波幅,當大市上下波幅越大,利潤會越高,因此,難怪近期大市單日波幅上兩百點也是等閒事,係咪原因我唔知,但係大上大落一定有d玄機.............. 此工具屬高槓桿投資工具,玩法簡單,場外交易,d對沖基金點唔會唔鍾意呀!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