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7年10月20日 星期六

從和黃看股本回報複雜性

慧雅提到股本回報率這概念隱含不少複雜性,慧雅今回會以和黃(0013)的個案再說明之。

3G投資虧損 影響回報率
若我們翻閱和黃的年報,會知它在2004至2005年度的平均股東資金是2470億元。根據它在2005年公布的143億元盈利,和黃在2005年的股東回報率應是約6%。不過,值得留意的是,和黃的股東資金在1999年曾因出售橙而增加了千多億元,在2000年又因出售了VoiceStream而增加了數百億元。目前而言,和黃是將這千多億元全數投入了3G,因此它的其他業務並沒有因而增加了股東資金,那麼在計算它的股東資金時,是應該撇除這千多億元,還是將之包含在內﹖這個問題不易回答。
同樣地,由於電訊是回本期甚長的投資,3G現時正處建立期,這投資所帶來的會計虧損亦是以百億元計,那麼在計算和黃的回報率時,是應該剔除之,還是將之包括在內﹖這問題亦不易回答。
在一方面,這些虧損是股東要承受的,因此應計算在內。另一方面,由於和黃的3G投資主要是靠出售橙、VoiceStream和舉債融資,理論上它可以視為另一盤獨立的大生意,而且早期耗資和虧損龐大是電訊業的特性,若我們沒有將兩者可以分開的意識,會否對它其他業務的表現有點不公允?由於以上變數牽涉金額龐大,取捨顯然是會對它股本回報率的計算有重大影響。
除此之外,在過去多年間,和黃亦常錄得特殊盈利,這些盈利又應否計算在它的股本回報率之內﹖這是另一個具爭議性的問題了,慧雅在下一回會分析這問題,並希望由此帶入一些更深層次的問題,就是甚麼是財務分析公司又應該為股東做甚麼﹖

沒有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