分解資本回報率(ROE)
資本回報率 = 盈利/營業額 x 營業額/資產 x 資產/資本 或,
資產回報率=利潤率x 資產周轉率 x 槓杆比率
資本回報率由利潤率、資源使用效率及槓杆比率組成,而這三種比率分別代表了效率、資源善用及財務策略方面的表現。
利潤率等於盈利(股東應佔盈利)除以營業額。該比率顯示出每一元營業額所能產生的純利。由於純利是扣除銷售費用、人員費用、行政管理費用、利息及稅務後得到的,若一間公司要取得高利潤率,必須有效控制這些費用。因此,這個比率能夠量度營運效率。
資使用效率代表每一元資可以生的營業額。兩間公司可能擁有約的資源,但他們能產生的營業額則可能有很大的分別。比如,兩台機器可能成本相近,但其產量水平必然不同。資源運用的方式會直接決定一間公司的營業額。因此,這個比率可以量度出資源善用的程度。
槓杆比率是指每一元股本控制了多少資產。它亦顯示出一間公司可以通過增加其槓杆比率來提高資本回報率,這與使用孖展作投資的概念相似。由於槓杆比率越高,利息及財務風險便越高,所以對於那些利增加其槓杆比率來維持資本回報率的公司,我們應該多加小心。
零售業的例子
思捷(330)
資本回報率 28.1%
利潤率 7.2%
資產使用效率 2.26
槓杆比率 1.74
佐丹奴(709)
資本回報率 29.7%
利潤率 12.1%
資產使用效率 1.63
槓杆比率 1.51
佐丹奴和思捷的資本回報率很接近,分別28.1%及29.7%,但他們是以不同的策略來獲取高資本回報率的。驟眼一看,表中好像說明佐丹奴擁有較強的效率控制能力,而思捷則在資產運用方面表現優良。
佐丹奴在效率控制方面做得很好,創造出12.4%的經營利潤率。然而,思捷也獲得了14.5%的經營利潤率。而思捷的低利潤率是因為歐洲的稅率很高。實際上,思捷的員工成本及租金對營業額的百分比已經下跌。我們可以斷定兩間公司均在努力控制成本,但稅項的影響卻超出了思捷的控制之外。
思捷與佐丹奴的資產使用效率分別2.26及1.63。佐丹奴所擁有的大部分資產是現金、應收帳款及存貨,幾乎占總資產的70%。相反,思捷的流動資產僅占其總資產的55%,餘額則投資在裝修、設備和無形資產-商標身上。這亦顯示出他們的策略極不相同。佐丹奴專注于高營業額-高銷量策略,而對商店的裝修佈置投資較少。相反,思捷投資於品牌管理、高質的陳列設施,及定位在較高檔次的市場。
兩間公司的槓杆比率相似,他們大部分債務均是流動負債。這反應出零售業務依賴於賒銷。思捷的杠杆比率稍高是由於稅項而不是完全因供應商賒銷所至。
估計未來業績
當我們對公司的未來業績進行估計時,我們要對資本回報率的每一個組成部分可能發生的變化作出估計。佐丹奴及思捷對成本的控制都很嚴格,因此經營利潤率的提高空間不大。但要注意的是,如果稅率減低,思捷的利潤率是可以進一步提高。其次,我們可以觀察到佐丹奴正積極改變其形象,嘗試素造成一個高檔次品牌。透過投資大型商店及陳列設施,可以進一步提高他們的資源使用效率。將這些因素綜合起來考慮,我們可以嘗試估計未來的資本回報率。我們也可以把資本回報率與上資討論的預期P/B比率聯繫起來,便可以對於這些公司的價值有個大緻的瞭解。
在一個受歡迎的問答遊戲電視節目內,主持會問參加者究竟要獎金抑或獎品,獎金的數目是公開的,但獎品是什麼就要待參加者作出選擇後才能知道。獎品可能是一個電燈泡,亦可能是一輛私家車。
由此可類推到投資者對于股息與未來盈利之間的選擇上。你可能會持有一隻高股息收益率的股票幷在當前獲取現金。同樣,你可以持有一間將盈利投資于不確定的未來發展的公司股票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