慧雅談到股本回報率(ROE)這問題。基本上,這是慧雅在分析一間公司時,首先會留意的財務數字之一,蓋慧雅認為最正宗的投資方法是視買股票為買入一盤生意,而股本回報率是能直接反映該盤生意的賺錢能力。
在談到這裏時,讓慧雅順便帶出另一個概念,就是「市價相對帳面資產淨值」(price to book ratio),或稱市帳率。在理論上,在一個名為Gordon-growth的財務分析學模型中,是有一方程式以計算兩者之間的關係。不過,對一般讀者而言,只須知道兩者之間的關係是成正比的,便已足夠。
值得留意的是,在自由經濟裏面,「賺錢能力高的生意」自不然會引來競爭者加入,因此要長期維持高股本回報率並不是易事。
故此,能夠長期維持高股本回報率的公司往往都有些特別的優勢,或是擁有一些寶貴的「專利」。
港交所擁優勢 ROE可達40%
以慧雅之見,其中一個突出的例子就是港交所(0388),慧雅一向認為這間公司很是有趣,公司只是有一些電腦設備和牌照,成本大致上是頗固定,但營業額卻可以近乎無限大,而除非有法例上的改變,公司的獨市地位不會變。事實上,港交所過去多年是持續維持25%以上的股本回報率,今年更可能升至40%以上,因此它現時近10倍的「市價相對帳面資產淨值」是有基本因素支持的。
基本上,慧雅一向對擁有某些專利的公司都很有興趣。記得在2002年10月11日在本欄初次推介港交所時,它的股價只是9元,現見它股價已翻了數番,也感到很滿意,這也顯示出,若我們有耐性,長時間持有股本回報率高的公司所能帶來的回報可以很高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